2010-03-17 09:40:19 来源:水泥人网

福建三明水泥产业科学发展闯新路

从“小水泥”到“大水泥”,几多辛酸故事。从“灰色”到“绿色”,多少人间奇迹。

这些年来,我市围绕产业升级、突出“上大压小”和做强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快淘汰水泥落后产能,有步骤地推进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建设,三明水泥产业正在“绿色升级”。

如今,总投资12亿元的大田红狮水泥项目,2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正在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曾经的辉煌

三明水泥产业的发展,必须从“小水泥”说起。因为,是有了水泥生产工艺的全面革新,才有了“大水泥”的横空出世。旋窑工艺的诞生之日,就决定了立窑工艺的必然淘汰。

三明的“小水泥”产业,曾有过自己的辉煌,毋庸讳言,为三明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当年的三明水泥厂,曾经就是三明人的骄傲。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市各地争相办起水泥厂,水泥产业一时成为三明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虽然其中也有兴办水泥厂不成功的例子,甚至还有尚未投入生产就胎死腹中的个例,但是总体而言“小水泥”产业的发展,解决了群众就业,发展了地方经济,甚至完成了转向大水泥所必须的原始积累。

只是,“小水泥”工艺的落后,是难以根治的。只要哪个地方有“小水泥”厂,粉尘污染就成为当地人的切肤之痛。上个世纪的“小三线”建设,成就了三明这座共产党亲手缔造的城市。先有工业,后有城市,是三明这座城市无法回避的重要特点。“小水泥”的确“脏”了一边天,于是,“还三明市区一片蓝天”,是当年最激动人心的口号。随着三明城市的迅猛发展,三明水泥厂所在的地块很快进入了中心城区的范围,并且长期以来影响着三明广大市民的生活。1997年,市委、市政府果断决定,端掉粉尘污染最重要的源头——三明水泥厂的立窑。

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立窑水泥的产品强度偏低,凝结时间偏长,标准稠度用水量偏大;用立窑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存在实际强度低和抗渗性差等缺点;立窑水泥企业在水泥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小、工艺条件不完善的立窑水泥企业,水泥均匀性差,质量波动大,是广大建筑施工单位不敢将其用于大型工程和一般工程重点部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曾经的辉煌过去后,改革与创新的阵痛就来临了。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摆在了所有三明人的面前。早在2007年,作为“十一五”期间淘汰“小水泥”落后产能的开局之年,我市就提出了确保年内完成淘汰116万吨落后水泥产能的目标任务。抓住机遇,加强领导,创新破难,真抓实干,全面推进,打好限期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的攻坚战,成为三明人历史性的艰难抉择。而今,三明水泥厂早已成为随风往事……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