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7 09:26:56 来源:水泥人网

十二五煤炭需求强劲 产业布局推陈出新

水泥人网】    “尽管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依然高达70%左右,但随着煤炭供需压力的不断加大,煤炭资源与水资源间的逆向分布、生产与消费的逆向分布问题也日渐突出。”6月5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在北京召开的“2010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峰会”上表示。

方君实指出,“十一五”期间煤炭行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同时也发现很多矛盾和问题,已形成清晰思路的煤炭“十二五”规划将针对煤炭供需矛盾、煤炭行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以及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提出具体发展规划。

到2015年煤炭需求量达38亿吨

近来,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电煤需求短期内出现了紧张局面,但业界一直有一个普遍共识,就是从长远来说,随着国内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向纵深发展,各大煤矿产能释放正蓄势待发,全国煤炭产量将出现长期过剩的趋势。中国工程院最新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到2020年,我国科学的煤炭生产能力应在38亿吨左右。在此背景下,煤炭业界不时发出要求加强煤炭行业产量控制的呼声。

然而,方君实表示,按照目前的形势,到“十二五”末的2015年,我国煤炭总需求量或将达到38亿吨。他解释道,以“十二五”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7%,能源弹性系数(能源增长与GDP增长速度的比例关系)为0.51计算,到2015年,中国需要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将达到42亿吨标准煤。其中,水电可提供2.6亿吨标准煤的供应能力,风电可提供0.57亿吨标准煤供应能力,其他方面,生物质能有2000万吨标准煤,核电有6800万吨标准煤,石油天然气有2亿吨标准煤。这些非煤炭的能源共能提供5.14亿吨标准煤的能源供应能力,其余的还有26.8亿吨标煤的能源供应需要煤炭提供,折合成原煤量约为38亿吨。“考虑到其他能源形式在今后几年仍处于起步阶段,即使尽其所能地发展,其提供的供应能力有限。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仍无法改变,因此,产量的增加也势在必行。”方君实说。

方君实进一步表示,从火电、建材、钢铁和化工等四大主要用煤行业的需求角度分析,预计到2015年,全国工业用煤也将达到38亿吨。按照“十一五”期间煤炭产量年均增长2亿吨的幅度推算,“十二五”末,原煤年产量也将攀升至38亿吨的水平。

“从现阶段来看,煤炭需求是刚性的,这客观上加大了进行总量控制的难度。”方君实说。

调整产业布局 提高煤矿准入门槛

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煤炭产业政策》,对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提出一系列总体要求。方君实对此表示,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在这些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提出指导煤炭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产业布局政策。

方君实表示,除了加快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以及新规划的新疆煤炭基地建设步伐外,规划将按照煤炭产区的不同功能,将全国煤炭产业布局划分为煤炭调入区和调出区。煤炭调入区包括东北、京津冀、华东、中南、川、渝、青、藏等地区,调出区包括晋、陕、蒙、宁、甘、云、贵和新疆。调入区承担稳定煤炭产量的功能,将采取稳产、转型和转移的发展模式,通过对现有煤矿技术改造,关闭自然灾害严重的矿井,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力和安全水平。煤炭调出区承担满足全国煤炭供应和调节煤炭市场起的主导作用。

目前全国拥有大中小型煤矿共计1.1万个,年均生产能力不足30万吨,资源回采率达35%。对此,方君实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鼓励煤炭企业之间进行跨区域、跨所有制形式的兼并重组,发展先进与淘汰落后并举。到“十二五”末,全国将建成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6—8个。同时从保障安全生产的角度,提高煤矿的准入门槛,要求一般矿井的年产量规模不低于30万吨,国家重点规划的矿区规模不低于60万吨/年,而各主要产煤省份的矿区不低于120万吨。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