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2 15:52:10 来源:水泥人网

2011盘点十大关键词:国际化战略

定义:

企业国际化战略是企业产品与服务在本土之外的发展战略。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壮大以及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有远见的企业家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本土以外的全球海外市场。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公司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发展规划,是跨国公司为了把公司的成长纳入有序轨道,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的总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态势。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以分为本国中心战略、多国中心战略和全球中心战略三种。

解析:

2011年,中国再次以熟料产能15.4484亿吨的超大数字坐上了世界水泥熟料产能排名的头把交椅。近20年来,我国水泥熟料产能始终是世界水泥产能的第一,甚至占世界水泥产能的50%以上,这是一件多么令“中国水泥人”高兴的事情。

有喜必有忧,我们虽然已经连续20余年占据世界水泥熟料老大的位置,但我们没有一个世界级的水泥生产企业。

自2011年12月11日以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也已经有了10个年头,我们把国门打开了,我们只能看到外资企业的进入,例如,拉法基、海德堡、太平洋等外资水泥企业蜂涌似的进入我国,并迅速布局各个地区,其中最明显的当然是目前中国水泥行业里最大的外资企业-拉法基瑞安。而我们国内的水泥企业始终没有走出去,这是一件多么令“中国水泥人”可悲的事情。

随着我国水泥市场压力的不断增大,在最近两三年里,我们的水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得不开始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化。但在国外建厂还是没有一家水泥企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泥生产工艺、水泥生产线的设计水平、水泥装备的不断升级,我国的装备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在我国水泥企业走出去的例子却凤毛麟角,水泥企业的 “自闭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了解,由于过去这些年国内基建、房产、铁路等项目的不断建设,国内水泥市场需求极大,一时掀起的国内投资热,让水泥大佬们不用去考虑走出去的问题。但随着,我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局面的逐渐显现,水泥企业不得不开辟国外市场,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

从我国的水泥企业现状出发,我国水泥企业走出去后,只能以本国为中心的战略,这样的战略实施,会给我国的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这种战略的优点是集中管理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支出,缺点是产品对东道国当地市场的需求适应能力差。这个缺点将会是水泥企业赴国外建线时致命的难题,因为水泥是最需要看适应能力的,到底如何发展,让我们看看水泥龙头企业—海螺水泥在印尼的发展动向吧。

事件:

在装备及技术方面:

在水泥生产线的设计、设备等方面,最先走出去的是中材集团。据了解,中材集团水泥技术装备工程业不仅占据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且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4%,跃居全球第一。中材集团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已出口到欧洲、美洲、非洲及中东、东南亚等五十多几个国家和地区,并首次以EPC(交钥匙工程)方式进入欧洲市场,成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厂方面:

1、 海螺水泥作为我国的水泥龙头企业,斥资23.5亿美元在印度尼西亚合资建设年产155万吨水泥生产线项目已于11月份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核准。也是我国唯一一个走出去的水泥企业。

2、2011年6月10日公告称,公司与朝鲜罗先市人民委员会经济合作局签订合作协议,将在罗先市建设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站。

更多详情请见2011水泥人网“十大”盘点专题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