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3 10:22:48 来源:水泥人网

中国建材联合会调研组调研西南水泥企业

“西南地区不能再新增水泥产能了。”水泥协会、西南四省市水泥协会负责人及10多家水泥企业人士反映,近年来西南地区水泥产能过快增长,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加剧。不管是被认为强势群体的大企业,还是船小好掉头的小企业,如今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生产、经营都已步履维艰。

目前,中国建材联合会组成的调研组已经奔赴云南,调研西南地区水泥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困境、尤其是新建水泥产能问题。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水泥协会名誉会长雷前治表示,中国水泥工业经过1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陷入全国产能过剩的泥潭,其中西南地区比较典型。去年国内水泥需求市场容量增长最快的一是贵州、二是重庆,恰恰这两个地方是去年水泥行业亏损最严重的地区。

大企业艰难度日

“西南地区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已经成为定局,在西南地区的不少县市,水泥产能利用率已经连续3年不足60%。”业内专家表示,有着规模效益、技术优势的大企业一直被认为是市场中的强势群体,如今也只能用艰难度日来形容。 华蓥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一直是四川省广安市的水泥龙头企业,目前也只能靠减产来应付。该公司党委书记杨天科呼吁,目前产能过剩严重,我们希望政府不要再批新线了,新增产能必须得到控制。

四川、重庆从2008年开始,贵州、云南从2009年开始,大企业便纷纷入驻。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一度被认为是“搅局者”,因为这个以前做饲料生意的企业,在水泥行业,下了大本钱,在重庆建了5条5000吨的生产线。如此大的投资体量进入市场后,冲击了当地水泥产业,目前别的企业日子不好过,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2012年公司仅释放60%的产能,企业没能盈利。

如果说东方希望是个“搅局者”,那么中国建材旗下的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是西南市场上真正的“整合者”。当2011年12月西南水泥成立时,曾经成功依靠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稳定华东水泥市场的中国建材集团被寄予厚望。时隔1年多,西南水泥依靠兼并重组在西南市场的份额迅速增加,截至2012年底,合计熟料产能1.1亿吨,水泥产能1.5亿吨,与98家企业签署正式联合重组协议。

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并未稳定市场价格,2012年,西南区域水泥市场竞争白热化,贵阳周边水泥价格曾低于200元/吨,大昆明、大重庆区域水泥价格长期徘徊在200元/吨左右,企业大幅度亏损。尤其是重庆,名列全国亏损之冠,企业亏损面达46%。虽然目前西南水泥还可以勉强维持运营,但公司高负债与低利润并行,已经成为资本市场质疑中国建材集团的主要原因。

迅速并购使西南地区衍生出了一种怪现象,水泥生产线这样变成了“投资品”,许多企业想方设法拿到批文,建设新线不考虑资源状况和市场消化能力,因为建好后可以将生产线全盘卖给“整合者”。 业内人士反映,甚至有些地方,有人专门“经营”新建扩建水泥生产线的批文,拿到了批文实际上并非要建线,而是为了提高交易的筹码;建了生产线也不是真是要生产水泥,而是要卖个好价钱。

小企业停窑

小企业日子更不好过,本身规模较小便没有议价能力,如果不占据矿产、市场等特殊优势,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就只能停窑观察市场动向。四川省广安市的桂兴水泥有限公司今年只能将大门紧闭。 “生产线今年以来就没怎么开过。全厂有近300名员工,窑停了,厂里只能搞些培训或娱乐活动,把大家组织起来,工资照发,否则,你让他们干吗去?”销售经理贾光辉告诉记者。

桂兴水泥仅有的一条日产2500吨的生产线正在停窑检修,其实从2008年后,广安地区水泥产能急剧增加,这条生产线便开开停停,2012年的这条设计能力在120万吨的生产线,产量只有50多万吨。

出于地震灾后重建等原因,四川省政府对新增水泥投资一律核准,四川水泥市场的平衡就此打破。2010年新增产能集中释放,但基础设施、房屋、桥梁等方面的灾后重建已完成80%,导致水泥产能过剩显现,并日益严重。当地最密集的方圆60公里内分布着近10家水泥企业,企业不得不搞起了低价倾销的“价格战”,尽管经过区域市场协同,但不少水泥企业面临着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风险,有些企业甚至直接关停了生产线。

同样体量不大的贵州新双龙水泥有限公司也处于停产期。该公司副总经理焦辉说“遵义市平均每50公里就有一家大型水泥厂,目前遵义地区大型水泥厂的实际产能均为50%~70%。我们二期日产2500吨的生产线,也拿到了批文,但不敢再建。”

记者2011年深入贵州市场采访时,贵州就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标号32.5卖到260元/吨,成为全国的“地板价”,到了2012年,该标号水泥价格每吨在230~240元,今年年初甚至跌至190元。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不考虑落后水泥产能,贵州新型干法水泥的生产能力将达到8200万吨,超出同期消费量约4000万吨。

与四川不同,贵州的水泥产能蓬勃而出,并不是因为灾后重建,贵州水泥协会秘书长陆石明介绍,贵州有不少国家级贫困县本身的市场空间不大,但每个县都想把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开发出来,于是就争先上水泥生产线,试图以此拉动GDP。

四成产能待释放

“西南地区不能再新增水泥产能了。”水泥协会、西南四省市水泥协会负责人及10多家水泥企业人士反映,近年来西南地区水泥产能过快增长,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加剧。西南地区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已经成为定局,在西南地区的不少县市,水泥产能利用率已经连续3年不足60%,超过四成产能待释放。

在这种情况下,西南一些地区目前仍在批准新上水泥生产线,显得问题尤其突出和紧迫。他们强烈呼吁:应该严格执行国务院2009年发出的38号文件精神,坚决制止新增水泥产能。建议叫停正在审批的项目,叫停已审批但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对新批新建项目,统一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治理,尽快制止这一地区水泥建设“大干快上”的势头。

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林介绍,尽管西南地区产能过剩现象已经十分严重,但仍有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不以为然。不久前,云南省有关方面组织召开了水泥产能规划研讨会上,不少与会者,特别是地方政府官员认为,云南省水泥产能并未过剩,应把水泥产能规划到1.1亿吨,比2012年增加1000万吨。这些掩耳盗铃的观点,正是地方为新增水泥产能、新上水泥项目的惯用借口。

据专家估算,仅云南、贵州两省目前已经批复或发出开展前期工作函的项目至少有36个,产能接近6000万吨。 无论是略显弱势的小企业,还是“当地龙头”、“搅局者”、“整合者”,大家来到此处的目的与路径不同,但经济大潮向上涌动之时,争相扩大产能,分食利益之心相同,推高产能的结果相同,在此时此刻,也同样需要冷静思考、共同进退消化市场。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