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4 13:30:19 来源:水泥人网

水泥污染不仅需要整治,更需要深思

一篇文章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为水泥撕去污染标签》。文章讲述的是面对水泥带来的污染,国外专家寻找解决的办法。原本文章是很平淡的,网络上关注率并不高。但是,笔者读后发现,小到人与人,大到国家与国家,思考问题的角度差别太大,而笔者认为这是造成目前社会矛盾局面的原因。

炒的沸沸扬扬的“雾霾”成因,对水泥行业打击不小,我们来看看中国人怎么处理这个问题。首先,因为雾霾越来越严重,提出水泥企业生产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使用时又制造出污染粉尘;然后,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制定政策、强制要求,将政府手段发挥到最大;第三,水泥企业为了生存,争先恐后执行政府号召,脱硝脱硫、节能减排。很正常的处理程序,再来看一下国外。首先,研究学者们为了社会环境的发展,寻找尽可能多的污染源进行研究;其次,政府针对出现的严重现象进行救治;第三,学者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贡献出来帮助政府的同时帮助自己得到认可。

不难发现,中国人做事情太关注眼前,循规蹈矩、按套路来、缺乏主观能动性。由“雾霾”事件引起的中美外交争论可见一斑。2012年6月中国环保部就美国公布中国PM2.5数值一事提起抗议,但是,关键不是抗议,是抗议之后,中国环保部做了什么。首先是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然后辟谣,讲美国数据不正确,之后拒绝美国邀请,最后,PM2.5就没动静了。在雾霾多发的秋冬季节,环保部是如何也抵不住眼前重度污染的环绕,微博网络媒体上疯狂的质问,开始公布PM2.5值,人们将矛头指向了水泥企业、机动车等行业,难道就没人问一句,环保部干嘛了,美国都已经提醒你半年了还没反应。而且,美国从2008年就开始监测数值了。随着雾霾的加重,大家的眼光都被北京吸引了,却不知,可能自己生活的地方更严重,石家庄的PM2.5数值比北京高300多。这也许是国家为了减少某些东西而聚焦北京的手段吧。

图中,颜色由深蓝、浅蓝,到黄色、暗红,代表着PM2.5的浓度越来越高

重归水泥行业来分析一下。水泥的暴利让很多人加入了水泥生产的行业,像浩浩荡荡的大生产时期。原本产能过剩、成本增加就让水泥企业头痛,而因为雾霾又开始新一轮的整治更加混战。很多企业开始脱硝脱硫、节能减排、迁厂、消耗建筑垃圾、改进原有技术、延伸产业链、甚至锁窑应付产能过剩和污染治理。大的水泥企业趁机吃掉实力不足的小企业,新建生产线扩张自己的鸿图。他们所表现出来是,我们把污染的东西都去掉了,我们的任务完成了,可以开始追求更多的利益,以后出现的问题以后再说。看一下国外,学者们从水泥的产生历史中寻找源头和救治灵感,从水泥生产原料上改进,最初的污染源被改变了,中途把物理状态时产生的化学变化也解决了,生产出新型的绿色零排放水泥。至于效果如何,正在试验中,而它的推广也是很大的问题,因为缺乏第一批吃螃蟹的实践者。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中国目前的做法。

中国的企业习惯听政府的指挥,渐渐地也就失去了自己创新的能力。一位朋友讲过,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希望水泥企业可以自己发现未来可能出现的隐患,不仅仅是行业的,而是整个产业链上的,一环出了问题,都可能全军覆没。而对于部分政府部门这种误人误己的态度,不敢妄加评判,因为,政府的职能调控不一定都要让你知道的。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