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8 16:40:49 来源:水泥人网

金昌水泥集团引领甘肃建材行业

12月1日,若非亲眼所见,这花园式的厂区很难让人与一个水泥企业联系起来,厂区不见污浊的粉尘,唯有绿草如茵、浓荫覆盖。修葺的灌木丛枝叶繁茂,办公楼和碧草相连,厂房与绿树相接……这就是坐落于金昌市河西堡镇的水泥企业——金昌水泥集团公司。

据介绍,金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金昌地区四家水泥企业通过自愿联合,由组建集团前的34万吨,增长到200万吨,增加了6倍;销售收入从不足7000万元增长到5亿元;利税从不足1000万元增长到9000万元以上;职工年均收入从不足6000元增长到24000元,增加了4倍多,创造了可观效益与规模。

用节能减排来打破行业传统

传统水泥工业生产是一个资源消耗高、耗能高、环境污染重的行业,全国水泥产量已突破10亿吨大关,无论从能源、资源或从环境的角度看,对社会的负担越来越严重,要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目标,水泥行业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发展形势。金泥集团认识到,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将没有出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

据公司工作人员称,近年来,公司将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以产业升级促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升级。公司通过逐渐淘汰了7条落后的立窑生产线,逐步投资建新型生产线。投入巨资上马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并在甘肃省内率先关停了5台能耗高、质量差、污染严重的机立窑和6台开流磨机,2006年拆除了金泥四厂立窑生产线,为甘肃省建材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作出了表率。

利用错位资源 发展循环产业

金泥集团认为,“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而没有绝对的废物”,通过循环经济完全能够变废为宝,变害为利,为企业创造巨大的效益。循环经济就是循环生存,就是循环发展,我们国家的企业,耗能比先进国家多五倍以上,并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生存和发展,水泥行业应该成为循环经济的接点和终点。

金泥的发展中,变废为宝成为公司解决原料供需、提高附加值的制胜法门。“电石废渣、粉煤灰、镍弃渣”一度给金昌的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处理这个问题也让政府和企业费尽心机,随着技术的进步,当金泥人用一种崭新的眼光打量,发现了这个“包袱”其实却是一种“放错位置的资源”,并且完全可以重新进入经济循环发展,变废为宝,走循环经济的思路在金泥人的脑海中日益清晰。

2007年10月,投资2.9亿元,开工建设日产2500吨电石渣水泥熟料生产线,是甘肃省内第一条用电石废渣代替石灰石资源的生产线。该项目利用金昌新材料工业园区及周边企业电石渣、粉煤灰、镍弃渣等工业废料作为生产原料,使园区内的项目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工业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新型工业模式转变。

同时利用生产线的余热配套建设一条4.5MW余热发电系统,进行余热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生产优质高标号水泥100万吨,产品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每年可消纳工业固废物100万吨以上,年发电量约2610 万KWh,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9600吨。

在节水方面,除自身实现零排放外,还将永昌电厂的废水引入集水池进行处理后,经过高压水管输送到公司厂区及绿化区使用。仅此一项,每年可消化电厂废水18万吨左右,不仅帮助电厂解决了污水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实现了循环经济的目标。

企业先后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甘肃省清洁生产企业,全省十佳环保企业和全省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公司产品畅销金昌、武威、民勤、阿右旗、酒泉、新疆、青海等地,产品中标“亚洲第一隧道”乌鞘岭铁路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武嘉铁路电气化工程,连续三届被金川集团评为“优秀供应商”,远销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等国际市场。

对这喜人的发展业绩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石怀仁告诉记者:“公司组建以来,坚持走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循环经济之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