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2 09:07:51 来源:水泥人网

水泥等建材企业应顺应时势稳妥走出去

摘要: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建材企业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中,顺应时势稳妥“走出去”,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担当起建材行业的历史责任,进一步提升建材行业的价值。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共同的感受是,这一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给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显示出了中国人的智慧、胸怀和大国的责任风范。一国的发展与别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共享共赢,这也完全符合时代的潮流。

那么,“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建材行业来说,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建材行业又该如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拓思路,更新理念,深度转型,开辟行业发展的崭新局面呢?业内诸多人士都对此十分关心和关注,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接受记者访谈时的分析和思考,对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机遇与动力

对建材行业来说,“一带一路”战略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也为建材行业加快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最佳的舞台。当下,正值建材行业处于比较困难的调整转型时期,业内诸多企业家、领导和专家学者都对“一带一路”战略给建材行业带来哪些影响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进行了积极乐观的评价、解读和展望,这些积极信号无疑让行业转型中的企业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前进的动力。

春风又绿江南岸。利好的信息如春风一般吹来,建材行业沐浴着新的政策阳光,在市场竞争中更加充满活力。

事实也正是如此,尽管产能过剩加重,尽管市场还在回落,尽管行业经济效益还在下滑,但是,行业发展的信心并没有动摇,笔者近期参与企业调研活动,与业内企业家、专家和领导有过不少交流与沟通,得到的都是冷静客观有信心的声音和态度,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只要把握好规律,进行科学调整,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这片沼泽,度过暂时的严寒季节。

目前,我国建材主要产品中,水泥、玻璃、陶瓷等作为传统建材的代表,产量都已是世界第一,产能过剩早已成为共识。如果利用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过剩。在“一带一路”涉及到的区域内,水泥企业可以盯住高铁、公路、港口建设项目,玻璃和陶瓷可以盯住当地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城镇开发建设项目,“走出去”合作建企业是传统建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个出路,既可以化解产能、资本过剩的问题,也可以发挥我国在建材产业技术和设备制造的优势,实现一举多得。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范围地域跨度周期等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抓住这个机遇,专家们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首先是要冷静思考,认清形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其次是要练好功夫,把自己的事情做精细、做到极致,能够适应外部建设市场的各种需求。特别是,技术要升级,产品要换代,流通要渠道,模式要创新。专家说,一个有思想、有智慧,也有了充分转型升级的建材行业,才可以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淘到更多金子,实现自己持续发展的梦想。

探索与实践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谈到,“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对全球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全新探索,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划时代战略。这样的认识高度,是制定行业企业下一步发展方略的重要前提,是探寻发展道路的重要条件,是凝聚文化、积淀历史的重要基础。宋总的这些分析体现出了建材行业面对新机遇求得更好发展的自信和智谋。比如,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建材行业在水泥、玻璃、陶瓷和新型建材等基础原材料领域的成套技术和大型装备都是世界一流的。中国建材超薄玻璃生产线,已经生产出世界最薄的0.2毫米超薄电子玻璃。最新研制的智能化生产线在山东运行,水泥生产实现了控制室无人值守。还有,央企在国际化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获得了多国基础建设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中国建材集团已深深扎根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尼、沙特、孟加拉、埃及等国建设了几十条水泥、玻璃和新材料生产线。在新型建材、新型房屋、T700碳纤维、工业机器人等方面都有自己领先世界的技术和产品,品牌建设也在国际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还有,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以互联网技术支持装备和产品“走出去”。还有,积极创新国际化新路径,如何认识和遵循国际化的基本原则,如标准化、法治化等都有了自己的实践。中国建材还从卖装备转向了“国际产能合作”的实践探索,开辟了“走出去”的创新模式。以上等等,诸多改革创新亮点频频闪现,不一而足。作为建材行业的龙头老大,中国建材集团已经在改革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步伐,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成为行业企业的榜样和典范,同时,也给我国的建材行业争得了世界的荣耀与繁华,让国人引以为豪。

期待与展望

机遇在前面,我们积极面对,但是,困难和矛盾远比我们想像得要复杂得多。如何变机遇为现实利益,还需要我们付出巨大长期的努力。对此,业内人士也有清醒的认识和准备。

宋志平董事长也是如此,在给行业鼓劲的同时,告诉大家,其实我们面临的困难还是蛮多的,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理性分析,用心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情,要彻底扭转建材行业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局面,尚需大家共同付出心血和智慧,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用好硬实力,用好软实力,还要用好巧实力,把我们的智慧发挥到极致。还提出要顺应规律,把握行业发展大势,主动转型调整,善于发现和用好各种资源条件。宋志平是资本运作的高手,推动了行业大规模联合重组,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天,他又进一步提出,要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和组织模式,借助国家金融政策的力量,形成产业链纵向联合、企业间横向协作、政府引导推动、市场配置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从央企的社会责任出发,宋总认为,建材行业虽然有技术和装备的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过程中,既要参与到位,又不能不负责任地把“过剩文化”输送到国外去。中国企业“走出去”,最成功的标志,应当是有序健康,为走出国带去实惠,带去中华文明。所以,国内企业要加强横向协作,统一布局,共进共赢。目前,中国建材、中国中材、海螺集团等不少国内大企业“走出去”中,都做出了很好的业绩,但将来如何持续地走好走成功,的确还需要企业之间的配合,也需要政府的协调。

所以,“一带一路”战略是建材行业“走出去”的大好机遇,同时,也是对建材行业的一次大考。在这场大考面前,需要集中行业整体的智慧,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安排,想方设法,减小风险,化解矛盾,克服困难,探索行业持续发展的路径。

要实现发展的目标,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创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性迈出每一步。大企业在这方面,更是责无旁贷,要主动担当使命。当然,也需要更多的企业一起合作,需要更多的企业家参与,在探路过程中,发挥各自的动力、实力和魄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形成综合优势,来构筑行业“走出去”发展的未来。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建材企业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中,顺应时势稳妥“走出去”,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担当起建材行业的历史责任,进一步提升建材行业的价值。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