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5 09:15:02 来源:南方日报

10岁村童4岁起患膀胱瘤 父亲每天卸600袋水泥还债

  “孩子4岁开始就患膀胱瘤,现在虽然有了治疗方法,可费用远远不够。”5月24日,来自山东的殷先生向南方日报反映其10岁的儿子得病后,辗转多地治疗,已经花费了30多万元,家里负债累累。但孩子的手术费还需十几万元,殷先生只好向善心人士求助。

  记者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时,病床上的夏晓东正和志愿者一起做游戏,手上插着输液管,母亲夏枝燕在旁边为他举着输液袋。“每天24小时基本都要输液。”夏枝燕说,这一大袋补助液要一直输到第二天早上,然后换一袋新的,整天不间断。

  6年求医,花费巨大

  夏晓东家在山东省乐陵市北马家村,父亲殷长松因家中贫困入赘到夏家,孩子随了母姓。殷长松夫妻俩此前一直在天津打工,孩子跟着外婆在老家生活。2011年,外婆发现晓东小便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到医院检查发现,才知道晓东患了膀胱横纹肌肉瘤,随即做了膀胱肿瘤切除手术。

  同年10月,晓东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进行了膀胱肿瘤切除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肿瘤属恶性,因此,虽切除了部分膀胱,但还是有复发的可能,后期还要接受化疗。住院两个多月后,父母带晓东到北京求医。第二次化疗时,晓东因为血小板太低大出血,一度生命垂危。经过16次化疗,晓东病情基本稳定。一家人回到了家乡,晓东只需每个月做一次全面检查。

  2016年5月,晓东再次出现了排尿困难的症状,检查发现是膀胱瘤再次复发。晓东再次住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生建议全部切除膀胱,这意味着晓东以后都必须带着尿袋,对他的一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父母就带着晓东再次到北京求医,经检查医生也建议切除全部膀胱。

  就在全家绝望之时,殷长松在一个病友微信群中了解到,有儿童在广州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做了换膀胱手术,康复以后生活完全正常。抱着一线希望,晓东一家今年3月南下广州到珠江医院求医。至此,全家已经花费了近30万元,积蓄已空,还有10多万元的欠款。

  治疗方案摆在眼前,费用却使父母犯难

  2012年晓东病情稳定回到村里后,为尽快还债,殷长松做起了帮人卸水泥的工作。卸一袋水泥能挣几毛钱,时年34岁的殷长松凭着身材健硕,每天能卸600多袋。之所以这么拼命,殷长松表示除了还债外,还希望为孩子多攒些学费,让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学习、生活。”

  夏枝燕说:“晓东以前是个很活泼的孩子,学习也努力上进,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他。”然而因为病情复发,晓东没读完二年级就没有再去学校了。由于长期生病,晓东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开朗了,也吃不下东西,连喝水也会吐,只能靠着注射止吐针勉强进食。殷长松说:“晓东比同龄男孩都长得高大,可是因为生病,现在说话都有气无力的。”

  在记者刚刚到达的时候,有志愿者带来游戏棋陪晓东玩,可是没玩多久,晓东就坚持不住了,去卫生间吐了一会儿,回来只能躺在床上休息。

  珠江医院的医生给晓东制定的治疗方案是先做化疗,待时机成熟再做更换人造膀胱手术。夏晓东父母希望孩子能尽快接受手术,并且早日康复,但眼前的困难却让他们发愁:每天的开销就要3000多元,做手术还要10多万元。

  已经有人帮助,还需更大帮助

  由于要全程照顾孩子,殷长松目前已不能在老家帮人卸水泥,家里的6亩地种不了了。夫妻俩陪孩子辗转各地,没有经济来源,花销却很多。此外,晓东还有一个在读护校的姐姐,每年的学费就是1万多元。殷长松一家花光所有积蓄之后,只得四处借钱。

  让这个贫困家庭感到欣慰的是,在广州举目无亲的他们,却得到一帮志愿者的帮助。只要有空,志愿者就会陪晓东一起玩,让他终于露出笑脸。志愿者还给晓东提供爱心餐,并打算在适当的时候给他补课。虽然因为课业繁忙,远在济南读书的姐姐不能来照顾晓东,但她有空就会给他打电话,鼓励弟弟挺住:“以后我来照顾你。”

  “感谢志愿者们的帮助,也感谢好心人捐款,但目前筹集到的治疗费还远远不够。”两口子无奈地说,“亲戚朋友们都被借怕了,因为之前借的治疗费还没还完。之前我们向其他平台求助,获得的帮助也很有限。”

  “希望能通过权威媒体寻求更多帮助,‘众筹’到足够的款项,让孩子能尽快接受手术。”殷长松满怀期望地说。  (热心人士可联系殷长松:15066548006)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