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4 08:49:47 来源:水泥人网

罕见!甘肃多名副省级官员被问责!矿山大整顿!

  近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十二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三运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

  王三运近几年的履历

  2007年11月,安徽省委副书记

  2007年12月,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代省长

  2008年01月,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

  2011年12月,甘肃省委书记

  2012年01月,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7年0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今年4月,王三运刚刚从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位置上“退居二线”, 7月5日,已有消息称王三运被调查,或涉及虞海燕案。同时,有知情人向水泥人网透露,王三运涉及权钱交易,其子在兰州市开发区做工程项目,被举报与多个企业有生意往来,兰州科天就是被举报企业之一。

  有知情人士向水泥人网工作人员透露,甘肃和政海螺水泥(临夏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建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矿山所取得的采矿证,都是 “出事”的那个领导批的。现在这个领导下马了,矿山又在祁连山山脉上,环保部和安监部门督查,都给停了。现在祁连山山脉上所有矿山一律不准生产了。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督查情况汇报,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有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主要问题有:

  一是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

  二是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

  三是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

  四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

  产生问题的原因:

  上述问题的产生,虽然有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但根子上还是甘肃省及有关市县思想认识有偏差,不作为、不担当、不碰硬,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没有真正抓好落实。

  一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

  二是在立法层面为破坏生态行为“放水”。

  三是不作为、乱作为,监管层层失守。

  四是不担当、不碰硬,整改落实不力。

  严肃处理:

  一、责成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向党中央作出深刻检查,时任省委和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反思、汲取教训。

  二、甘肃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杨子兴负有领导责任,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时任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由中央纪委对其进行约谈,提出严肃批评,本人在甘肃省委常委会会议上作出深刻检查。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罗笑虎(时任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由中央纪委对其进行约谈,提出严肃批评,本人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上作出深刻检查。

  三、由中央纪委监察部按相关程序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8名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给予甘肃省林业厅原党组书记、厅长,现任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石卫东党内严重警告、行政撤职处分;

  给予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委员、局长李进军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给予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厅长蒲志强行政撤职处分;

  给予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原党组书记、副厅长,现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郭玉虎党内严重警告、行政撤职处分;

  给予张掖市委原书记毛生武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给予张掖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泽元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给予张掖市肃南县委书记李宏伟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给予武威市天祝县委书记张发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四、对其他负有领导责任的甘肃省能源局、环境保护厅、水利厅、安全监管局,张掖市肃南县政府、武威市天祝县政府,甘肃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7名现任或时任主要负责同志,由甘肃省委和省政府依纪依规进行问责。

  通过调查核实,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主要有:

  一是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保护区设置的144宗探矿权、采矿权中,有14宗是在2014年10月国务院明确保护区划界后违法违规审批延续的,涉及保护区核心区3宗、缓冲区4宗。长期以来大规模的探矿、采矿活动,造成保护区局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

  二是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当地在祁连山区域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高强度开发水电项目,共建有水电站150余座,其中42座位于保护区内,存在违规审批、未批先建、手续不全等问题。由于在设计、建设、运行中对生态流量考虑不足,导致下游河段出现减水甚至断流现象,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三是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环保投入严重不足,污染治理设施缺乏,偷排偷放现象屡禁不止。巨龙铁合金公司毗邻保护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长期无法稳定达标,当地环保部门多次对其执法,但均未得到执行。石庙二级水电站将废机油、污泥等污染物倾倒河道,造成河道水环境污染。

  四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2015年9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林业局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对甘肃省林业厅、张掖市政府进行公开约谈。甘肃省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约谈整治方案瞒报、漏报31个探采矿项目,生态修复和整治工作进展缓慢,截至2016年底仍有72处生产设施未按要求清理到位。

  上述问题的产生,虽然有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但根子上还是甘肃省及有关市县思想认识有偏差,不作为、不担当、不碰硬,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没有真正抓好落实。

  一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

  甘肃省委和省政府没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在工作中没有做到真抓真管、一抓到底。2016年5月,甘肃省曾经组织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情况开展督查,但未查处典型违法违规项目,形成督查报告后就不了了之。

  甘肃有关省直部门和市县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省安全监管局在省政府明确将位于保护区的马营沟煤矿下泉沟矿井列入关闭退出名单的情况下,仍然批复核定生产能力并同意复工。

  张掖市委认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整改落实工作不属于市委常委会研究的重大问题,市委常委会没有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在明知有的项目位于保护区、违反保护区管理要求的情况下,仍多次要求有关县加快办理项目手续。

  二是在立法层面为破坏生态行为“放水”。

  甘肃省有关方面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认识不深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显绩,长期存在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让路的情况。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历经三次修正,部分规定始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不一致,将国家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10类活动,缩减为“禁止进行狩猎、垦荒、烧荒”等3类活动,而这3类都是近年来发生频次少、基本已得到控制的事项,其他7类恰恰是近年来频繁发生且对生态环境破坏明显的事项。

  2013年5月修订的《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审批管理办法》,违法允许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进行矿产开采。《甘肃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违规将保护区内11处煤矿予以保留。

  张掖市在设定全市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时,把2015年和2016年环境资源类指标分值分别设为9分和8分,低于2013年和2014年11分的水平。

  三是不作为、乱作为,监管层层失守。

  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甘肃省从主管部门到保护区管理部门,从综合管理部门到具体审批单位,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问题比较突出,以致一些违法违规项目畅通无阻,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规定名存实亡。

  省国土资源厅在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界后,仍违法违规延续、变更或审批14宗矿权,性质恶劣。

  省发展改革委在项目核准和验收工作中,以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前置审批作为“挡箭牌”,违法违规核准、验收保护区内非法建设项目。

  省环境保护厅不仅没有加强对有关部门工作的指导、监督,反而在保护区划界确定后仍违法违规审批或验收项目。

  省政府法制办等部门在修正《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过程中,明知相关规定不符合中央要求和国家法律,但没有从严把关,致使该条例一路绿灯予以通过。

  据了解,甘肃地区共有三家大型水泥集团企业

  1 祁连山水泥(甘肃本土水泥企业)

  2 海螺水泥(安徽省国资委控股企业)

  (1)平凉海螺水泥: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贤太村境内。设计规模为2×45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首条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于2009年10月31日点火生产,是甘肃省第一条投产的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

  (2)临夏海螺水泥在和政县内有2条日产4500万吨熟料生产线、年产44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以及18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总投资16亿元。

  3 兰州红狮水泥

  位于永登县武胜驿镇,是甘肃省工信委批复的兰州交通水泥厂改造项目4500吨/日水泥生产线。(以上部分内容来自新华社)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