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2 13:36:57 来源:西藏商报

这家水泥厂的变迁,藏着几代人的记忆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

  那些落后的、淘汰的机器、厂房

  都是我们多年来共同的工业记忆

  它们为西藏工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打下夯实的基础... ...

拉萨水泥厂旧址

  1960至1961年,土立窑建成、投产。

  1967年,机立窑建成、投产。

  1984至1986年,湿法回转窑建成、投产。

  2004年8月,新型干法窑投产。

  2005年,三孔机立窑陆续拆除。

  2011年,湿法回转窑正式停产。

  ……

  一孔土立窑,三孔机立窑,从湿法回转窑到新型干法窑,从“拉萨水泥厂”摇身一变到如今人们口中的“高争水泥”。转瞬,这个投产于1961年的水泥厂已经走过了58载光阴,见证着由机械代替人工,见证着产能逐渐提高,更见证着一批批“高争人”的成长之路。如今,“厂四代”已经从父辈们手中接过接力棒,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新一代“高争人”。

  2000年,拉萨水泥厂招工,达瓦通过考试进厂工作,从一名保安做起。时至今日,他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领工资的事,实习工资是960元。“我给自己留了60块零花钱,剩下的900块钱都给了阿妈。”达瓦的阿妈是拉萨水泥厂包装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父亲是拉萨水泥厂的一名驾驶员。累,是达瓦关于父辈工作的全部回忆。当时,全靠工人手提肩扛地装卸水泥;2001年,拉萨水泥厂改制成西藏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基本实现由人工向机械化的转变。

  在“厂二代”达瓦的眼中,拉萨水泥厂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无需出厂进城,因为水泥厂大院里应有尽有,俨然一个“迷你城市”。“有电影院、菜市场、游泳馆、医院、子弟小学、厂办幼儿园、理发馆、职工澡堂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任何生活、娱乐设施,厂子里都有。”达瓦掰着手指头,细数水泥厂大院里曾经的那些辉煌。

  作为“厂三代”,在旦增顿珠的记忆中,拉萨水泥厂的工资袋是蓝色的,正面嵌着一张写有工人名字的小卡片。刚记事,他便被爷爷带着去水泥厂领过一次工资,那是他生命中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水泥”,没想到这一接触就是近40年。如今,他成了西藏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制成车间主任,主要负责判断一袋水泥的好坏。破碎、预均化、生料制备均化、预热分解、水泥熟料的烧成、水泥粉磨包装……旦增顿珠对于水泥的制作工艺如数家珍。

  随着湿法回转窑正式停产,老厂区也被废弃,唯有生活区还保留着独属于它的光彩。达瓦和旦增顿珠还是会时不时地回生活区看看,因为那里有他们的童年记忆。“一个月也就回去那么七八次吧!”两人爽朗的笑声中,藏着他们常去的甜茶馆、小酒馆,还有一群发小才知道的“麦子堆”。用达瓦的话说:在生活区里,你见不到生面孔。

  2018年,自治区着力将拉萨水泥厂旧址建设为西藏文化艺术创意创业中心。循着两位受访者的讲述,我们仿佛看见了拉萨水泥厂的昔日荣光,也嗅到了生活区的烟火气息,更触摸到了一代人生于斯、长于斯、乐于斯、奉献于斯的记忆年轮。

拉萨水泥厂旧址

  历史:老一辈的艰苦奋斗为工厂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1966年,年仅17岁的桑旦满怀期待地跟着同县的30多人,乘车前往拉萨水泥厂当一名工人。桑旦回忆道:“三辆解放车里坐满了人,感觉像是知青下乡。”但到了厂内,桑旦的心凉了半截。

  虽然那时拉萨水泥厂在拉萨属于数一数二,但是工厂的环境很不好。白天,要在条件简陋的工厂里不停地作业,晚上,几十个人睡在一个有大通铺的帐篷里。这让桑旦很难忍受,以至于有几次桑旦跟着几个伙伴徒步返回了老家,但回去之后没多久还是回到了工厂。

  回来后,桑旦开始认真工作和学习,从生料制备到熟料煅烧,再到水泥制成和包装,虽然工作繁重生产环境恶劣,但这次桑旦不但没放弃,甚至比以前更加认真,期间,还专门找师傅请教。

拉萨水泥厂旧址

  “那时工厂里有很多从内地请来的工人师傅,专门给我们传授技艺,跟着他们我学到了很多。”很快桑旦开始融入这个集体。桑旦回忆说:“大家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着这个集体。”交接工作过程中,工人都会把铁锹和推车自觉摆好;推车出现了小故障,也会拿工具修好;在外面捡到螺丝之类的小部件,就带到工厂交给工头以备不时之需……

  工作之余,桑旦还喜欢和工友们打篮球,或到草坪上喝酒聊天。为了让家人放心,桑旦隔段时间就会到工厂旁的照相馆拍几张照片寄回家里。后来,桑旦熟悉了一线的工作后被推荐担任组长,随后他还当上了车间主任,之后就成了分厂副厂长,在拉萨水泥厂奋斗了37年后,桑旦光荣退休了。

  发展:结束了西藏没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历史

  今年,桑旦70岁了,看到西藏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原拉萨水泥厂)发展得这么好,觉得很欣慰。

  西藏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拉萨水泥厂的基础上经改制而设立的,拉萨水泥厂始建于1960年,是西藏自治区第一家水泥生产企业,也是当时自治区30家重点调控企业之一。

  建厂初期,拉萨水泥厂只有两条年产3.2万吨的土立窑生产线,但这两条生产线却在自治区建材工业起步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填补了自治区建材工业的空白,同时又缓解了当时水泥供求矛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产品已经不能满足自治区经济发展对高强度水泥的需求,1986年国家投资9600多万元,为拉萨水泥厂援建了两条年产10万吨水泥的湿法回转窑生产线,湿法回转窑的建成又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程,它的投产结束了自治区不能生产高强度、高标号和特种水泥的历史。

拉萨水泥厂旧址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为了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经当时领导班子深入调查、认真分析,提出只有对企业进行改制,充分发挥人和设备的潜能,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途径,经企业申请,自治区人民政府藏政函[2000]10号文批准,由西藏拉萨水泥厂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其他五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了西藏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西藏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还是未能彻底摆脱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规模小,产品竞争力不强的局面。

  为了优化自治区工业产业结构,改变立窑水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产品质量不稳定、能耗高的问题,自治区建材行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以“上大关小”的方式逐步淘汰区内立窑生产线,使全区水泥工业逐步走向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良性发展道路。为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由高争建材股份公司在拉萨兴建代表当今水泥工业最高水平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结束了西藏没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历史,满足了西藏大型工程对高强度、高标号结构水泥的需求。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