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08:36:22 来源:财新网

水泥企业协同涨价被质疑垄断!

  价格协同是水泥行业内的公开秘密。近年水泥价格快速上涨,风口浪尖上的水泥企业从未将此“搬上台面”。

  行业协同与《反垄断法》相抵触,多数水泥企业只做不说,讳莫如深。南桐矿业却是个例外。7月18日,南桐矿业通过企业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公司为开拓市场,维护销售稳定,积极参与水泥行业协同,调整产品价格。

  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桐矿业)旗下有两家水泥公司,前身为原南桐矿务局,现为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控股子公司(下称重庆能源)。

  “南桐矿业这种行为是明目张胆地违反《反垄断法》”。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刘旭告诉财新记者。

  7月19日,南桐矿业母公司重庆能源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财新记者,对此事并不知情。南桐矿业对外公开的电话无人接听。财新记者留意到,7月19日,南桐矿业公众号已经撤下前一天发布的内容,之前提及行业协同的文章也一并删除。

  区域内,多家水泥企业串通,同时提价,是水泥行业所谓“价格协同”主要表现。水泥是“短腿商品”,产品多辐射本地。下游企业议价权较弱,一旦水泥协同涨价,它们只能被动接受。这也是水泥企业屡屡被指违反《反垄断法》的原因。

  行业协同是水泥行业内的公开秘密。近年水泥价格快速上涨,风口浪尖上的水泥企业从未将此“搬上台面”。

  2019年4月24日,国家反垄断局召开建材行业反垄断告诫会。市场监督管理局官员在会上明确表示,建材行业违反《反垄断法》的主要表现为限产控价、行业协同、成立联合销售公司。

  南桐矿业通过公众号发布的内容近似于自己举报了自己。2018年11月14日发布的文章内称,公司领导会同重庆两家水泥企业,共同前往贵州一家水泥企业,商议协同水泥价格,最终说服对方达成协议,禁止水泥企业间恶性竞争。

  水泥行业垂直信息平台《水泥内参》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重庆、贵州两地水泥市场高度重合,但贵州本地水泥需求较低,产能过剩,价格普遍偏低,而在毗邻贵州的重庆,水泥价格相对偏高,因此产自贵州的水泥多销往重庆。

  “过去三年水泥业串谋涨价是常态,水泥成本没上涨,价格却翻了一翻”。刘旭说。

  2018年9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向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下发调研通知称,水泥、砂石等建材价格上涨明显,市场秩序乱象多发,发改委价格司希望前往联合会调研,摸清价格波动原因。

  市场普遍认为,水泥价格上涨,主要是国家“去产能”政策所致。这一结论存在争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至2018年,国内水泥产量降幅为8.2%。但从2016年初至2018年末,中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却上涨了104%。

  水泥企业因此利润丰厚。据工信部2019年3月2日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行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8823亿和15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和114%。多个指标均创历史最好。

  有的反垄断专家将水泥价格上涨归因于政府执法不严。这导致水泥企业无视《反垄断法》,屡屡通过行业协同、限制产量等手段限制竞争,提高水泥价格。

  刘旭称,许多地方政府消极执行《反垄断法》。他举例称,国内31个省级反垄断执法局十年来平均每年查办反垄断案件仅约0.19件,其中有12省十年间甚至没有一起反垄断执法。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