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09:33:01 来源:水泥人网

年销10亿!如今“贱卖”没人要!这些老品牌您记得吗?

  “大家跟我一起喊,一,二,三,田七——”

  当年凭借这句广告语“田七”牙膏可谓风靡一时,家喻户晓。可近日“田七”牙膏母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进行网上拍卖,尴尬的是,直到拍卖结束,田七“卖身”求“复活”,却无人出价。10000多人围观,只有2人报名,最终流拍。

  7月16日又以底价约1.40亿元的价格第二次拍卖,降价2300余万,截至发稿,只有不到2000人围观,无人报名…曾经的”国货之光“,2004年售出4亿支,销售额达10亿元,一个始建于1945年的老品牌就这样惨淡谢幕。

  在水泥行业近百年历史的历史中,也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企业。那些企业曾经辉煌,曾经创造过很多奇迹,也曾如“田七”一样曾经家喻户晓。如今也像“田七”一样,淡出大众视线,走向落寞甚至满目疮痍......您还能记得起它们吗?

  启新水泥厂

  启新水泥厂是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生产水泥的企业,由开平矿务局首任总办唐廷枢于1889年创办,被称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中国第一袋水泥就在此生产。

  2007年,唐山市做出了“退企还绿”的决定,将污染严重的企业退到远郊,原址进行绿化。启新水泥厂整体由市区迁往市外。2011年1月,中国首座近代工业博物馆在启新水泥厂原址上正式开工建设。中国近代工业(水泥)博物馆暨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约94.5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博物馆对1943年前建设的4-8号水泥窑系统、老式木结构站台、老发电厂和老浴室等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改造。最终形成以博物馆展示、文化创意、工业旅游为特色的产业园区。

  黄石华新水泥厂

  创建于1907年,中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三家水泥厂之一的大冶湖北水泥厂是黄石华新水泥厂的前身。

  2017年11月黄石华新水泥厂开始进行修缮,这里将建成湖北省唯一一座水泥厂遗址博物馆,于2017年11月底开放。黄石华新水泥厂的1号、2号湿法回转窑是1947年从国外引进,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回转窑设备,该回转窑被完整保留在博物馆中。

  平顶山星峰集团

  平顶山星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河南省平顶山水泥厂,始建于1971年,投产于1981年,是国家67家优质结构水泥生产骨干企业之一,中南地区高标号水泥生产基地,交通十分便利,各种资源丰富,固定资产6.2亿元。三十多年来,在质量、管理以及经营效益上,相继获得了25项主要荣誉。

  2005年企业改制过程中,由天瑞集团控股式兼并星峰集团,企业每况日下,连续经营性亏损。星峰集团于2012年3月26日依法宣告破产。

  江南水泥厂

  始建于1935年曾经历过战争洗礼的江南水泥厂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设备和工艺最先进的水泥厂,占地两千多亩。

  1937年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期间此地保护了3万多名中国难民,厂内还有日军侵华期间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相关遗址、遗迹,是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企业。

  如今厂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静。然而在七八十年前,这里每日响着机器的轰隆声,好不热闹。2012年3月,“江南水泥厂旧址”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当地市民发现,江南水泥厂厂址内部分历史建筑多年无人过问、已经濒临倒塌损毁,面临着即将灭失的状态。许多列入保护的建筑已经成了危房,对外所称的“保护”近乎落空。如此珍贵的历史财富,如今却落得如此结果,真是令人心疼。

  耀县水泥厂

  耀县水泥厂曾是新中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当年苏联援建我国一百五十六个项目中之一,它让铜川第一次站立在世界水泥行业的前列。

  从1959年的11月投产到1985年6月,耀县水泥厂生产的水泥,把袋子连起来,能够绕地球赤道三圈半。水泥生产成套设备由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提供,其附属机电设备为国产配套。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验中,建造的用做破坏性实验的房子,用的就是耀县水泥。改革开放后,耀县水泥厂率先走上了改制转型之路,1995年被列为陕西省22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

  1996年耀县水泥厂联合其它几家公司共同设立了陕西秦岭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到了2010年,耀县水泥厂在发展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年,秦岭水泥完成了破产重整,耀县水泥厂重新开始独立运行。但在经历了破产重整后的秦岭水泥却不再如曾经那样辉煌,规模减小,加之合作的大多都是一些小型粉磨站,导致常常传出质量不稳定的负面新闻,逐渐“跌出神坛”。

  丽水水泥厂

  1970年丽水县政府响应国家号召创办了丽水水泥厂,厂址位于垟店岭半程的山垅里,距丽水县城有七华里。丽建公司原在岭脚有个烧石灰的石灰窗,有十几位工人。为创办水泥厂,丽建公司专门成立了“五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办水泥厂的相关工作,并从丽建公司抽调工人进行创业。当时,丽水水泥厂的条件艰苦,工人们没有生产经验,还要到其它工厂进行学习,学习归来后,便在工厂里搞起来生产。工人们发扬不怕苦、脏、累的奋斗精神,硬是在1971年7月份生产出了水泥,并向县政府报喜。从此,丽水有了自己生产的水泥了。1971年7月份经丽水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地方国营丽水水泥厂,有干部职工70多人,占地面积十多亩。

  1995年下半年起,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期间被杭州某企业承包经营半年,已无起色,1996至1997年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997年被法院宣告破产,工人发放安置费下岗,全厂生产设备除土建设施外,全部拍卖给温州人运到贵州省册享县某水泥厂。至此,地方国营丽水水泥厂宣告结束。

  南京迴峰水泥厂

  迴峰水泥厂作为1975年就建厂的老水泥厂,年生产水泥高峰时曾经达到50万吨/年,也曾被评为“江苏质量诚信AAA级品牌”企业。

  2017年2月迴峰水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停产,并列入省化解过剩产能计划。“南京迴峰水泥厂原来是一家专业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泥制品的企业,在2017年作为落后产能进行关停。”公司主动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按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拆除,2017年5月10日开始拆除φ3.2*11m水泥生产线,5月25日设备全部拆除到位。2019年6月底,国家冰雪极限运动白马训练基地在溧水正式开工,在白马迴峰水泥厂拆除后的原址上进行建设。

  嘉华水泥厂

  1942年1月,嘉华水泥厂在乐山城东郊马鞍山破土建房同年11月开始生产,占地80亩,厂房85间。

  在嘉华水泥厂建成之前,全四川只有重庆有一家水泥厂。当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党政机关和各类工厂也纷纷迁往四川,水泥需求量骤增,胡叔潜便抓住这个机遇筹备了嘉华水泥厂。嘉华水泥初产之后不断提升质量,于1943年5月成功注册“山”牌商标专用权,后来嘉华的“山”牌水泥经过专业检验,产品质量达到英美标准。被当时的四川省政府评估为超等奖。工厂的发展蒸蒸日上,厂里的工程师专门从上海龙华水泥厂等招聘来17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清华大学工程师和技工声名大振。

  自1943年至1945年,嘉华水泥平均每年行销西南各地四五万桶(每桶170公斤)。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为巩固抗战大后方作出贡献。嘉华水泥厂最辉煌的时候莫过于1953年被收为国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创的G级特种油井水泥,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平。

  封开县水泥厂

  封开县水泥厂曾经是封开县的最大的国营企业!前身是封开县“五七”干校水泥厂,1969年3月筹建,1970年7月安装好球磨机和土立窑,10月1日试产。最高峰时一共有6条生产线。

  高光时的水泥厂威风八面,多少人以在水泥厂工作而骄傲,又多少人为了进去工作而想尽千方百计!随着国营企业的沉重步伐与时代潮流越来越相背而驰,在改革的大浪潮下,不可避免地倒了下来。

  广东汕头赤凤水泥厂

  广东汕头赤凤水泥厂兴建于1973年,1976年投产,主要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曾年产硅酸盐水泥160万吨,全厂职工78人,年营业额2792元。水泥厂地址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赤凤凤镇韩江西岸韩西村。并在汕头设有驻汕办公室,位于汕头市金平区金新南路21号,另外潮州市湘桥区春光上埔设有水泥厂职工宿舍!赤凤水泥厂属国有企业,曾经是那么辉煌。

  松江水泥厂

  松江水泥厂前身是1933年日本大同洋株式会社投资的水泥厂,1945年日寇投降退出吉林后工厂停产。1984年,松江水泥厂正式命名,厂区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2个分厂、3个公司、7个车间。职工3838人,其中技术人员163人。

  1977年被评为国家建材工业系统大庆式企业,多次评为省、市先进企业。1987年获市经济效益杯,并定为省预备级企业。1991年达产达标。1993年,企业的经济效益跃上巅峰,位居东北地区九大水泥企业之首。

  1994年生产效益开始滑坡。1999年进入低谷,企业在无资金、无原料、员工长期开不出资的情况下被迫停产。2000年河北省唐山市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对松江水泥厂重组,改称冀东水泥吉林有限责任公司,至此松江水泥厂退出历史舞台。

  桂林大圩水泥

  桂林大圩水泥,一个曾经为桂林城建功不可没的企业、一个为曾经多少人解决温饱的大家、一个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共同记忆的地方。而如今,残破不堪的烟窗、锈迹斑斑的铁门、满地尘埃的马路、落寞破败的厂房就是她现在的样子。为了桂林的山更青水更绿,她慷慨地奉献了自己。烟窗不再有白烟升起,默默地等待拆除,守望着明天,这里也许又是富人的"别野"。这里不是天坑,也不是地陷,更不是地震的产物,水泥的原料,曾经养活了一代一代水泥工。繁华落尽,一代人的记忆。惜日如同狼烟的美景不再,日晒雨淋的缩命,即将过去。

  中国水泥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老品牌水泥厂的命运也不近相同,从当年的红红火火到今天的冷冷清清,这些水泥厂的变化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部分国企近几十年发展的缩影。

  他们曾为城市创造辉煌,许许多多的家庭靠他来支撑。多年后的他们,有些是因为经营不善,有些确是为了当地的环境不得不牺牲。虽然他们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他们的名字,他们曾经的辉煌事迹,他们为中国水泥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永远不会被遗忘的!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