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3 09:54:26 来源:中国财经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可能达45万亿

据悉,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关切内容已从传统的通货膨胀扩展到“通货膨胀+资产价格”多个维度。”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除了加大投资外,提高投资效率十分必要。

“今年全国要拿出45万亿元用于投资,相当于每人3.3万元!”“2008年才4万亿元,45万亿元投下去,房价又要暴涨了!”……近日,一篇声称“45万亿元投资大爆发”的文章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一些随之而来的惊悚论断更使得一些人担心手中的钱要贬值了。

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概念不明、逻辑不清,紧紧抓住“45万亿元”这一数字,大肆宣扬政府“放水”、通胀将至,给一些不熟悉经济学概念的人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此“45万亿元”非彼“4万亿元”

要厘清“45万亿元”与“4万亿元”的概念,不妨再仔细看看上述文章的原文。文章称:“根据各省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至今中国已有23个省公布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累计投资超过40万亿元,如加上尚未公布的省份,今年投资不少于45万亿元。”

可见,所谓的“45万亿元投资”对应的概念只是今年地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并非实际完成额。即使是实际完成额,也与2008年推出的“4万亿元”计划不是一回事,两者大相径庭。

2008年的“4万亿元”计划是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而临时推出的,主要用于投资基建、保障房建设、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社会民生等。而“45万亿元”只是地方政府每年例行的工作安排。

“前者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后者是常态的存量。”民生证券研究院PPP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振鑫说。

事实上,过去几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一直保持在45万亿元以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已达到了近45万亿元,去年更是达到59.7万亿元。相比之下,今年各地方政府提出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总额达45万亿元,就不显得夸张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政策实施后,老百姓最直观感受到的房价大幅上涨,也并不直接源于4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而是‘4万亿元’计划中的第十条‘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被过度使用,使得2009年的货币量(M2)增速超过27%,为近十几年之最。”朱振鑫指出。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

仍将保持中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如果考虑传导效应,地方政府大规模的投资增加,也会形成‘倒逼’力量。关键要看央行能否守住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他分析说,从地方政府投资的资金提供渠道来看,除财政预算拨款外,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地方融资平台、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PPP等方式获取的资金,都或多或少会在货币市场形成传导机制。如果地方政府投资增速过快,大量融资需求使得上述机构出现流动性短缺,就可能“倒逼”央行“放水”。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