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6月28日,中国联合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我和中国联合水泥一起,从此踏上了漫漫征程。
20年时光荏苒,中国联合水泥从一家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近100家,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山西、内蒙古、四川、北京等省市自治区,水泥年产能1.2亿吨,商品混凝土年产能2亿立方米,骨料年产能近1亿吨,总资产超过800亿元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水泥集团。
20年春华秋实,谁也无法想象,中国联合水泥的产能从年产130万吨,发展到今天的1.2亿吨,与世界水泥巨头产能过亿用了160年相比,不能不说是书写了中国水泥事业的一个传奇。
作为中国联合水泥辉煌历程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我对每个重要历史节点都历历在目,我深切感受到中国联合水泥取得今天的成就殊为不易,也为能亲身参与这伟大壮丽的事业深感骄傲和自豪。
中国联合水泥走到今天,恰如一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除却不畏风霜雪雨、志在高远的内生动力,更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生机蓬勃的沃土,离不开中国建材一以贯之的滋养呵护,每一位中联水泥人都应心存感激。
我们要感谢中国建材。
自中国联合水泥成立,中国建材从政策上、资金上、战略上、人力上、运营管理上,给予了最坚定最有力的支持与扶持。
特别是2006年,中国建材高屋建瓴,通过重组徐州海创万吨线成立徐州中联,开启了大规模联合重组的壮阔进程,使中国联合水泥产能规模迅速扩张,一跃成为水泥产能过亿的大型水泥集团,实现了中国建材做大水泥业务的战略构想。
2006年7月,重组徐州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徐州中联)
同时,按照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建材「水泥+」发展战略要求,中国联合水泥紧紧抓住水泥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机遇,创新提出「做强水泥,做优商混,做大骨料,做好综合利用」的发展思路,在做强水泥的同时,整合优化商混业务,拓展骨料业务,推进协同处置危废、城市垃圾和污泥项目建设,实现了产业链延伸和转型升级,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无论何时何地,中国建材都是我们阔步前进的坚强后盾和不竭动力,都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她的温暖。
我们要感谢中国联合水泥历届董事会、监事会和领导班子团队。
正是一届届董事会、监事会、领导班子团队积淀形成的「团结稳健、求实创新」的管理理念、「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的运筹决策和「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严谨作风,保障了中国联合水泥战略发展的一致性、战术执行的连续性、经营发展的递进性和经济效益的螺旋上升。
特别是宋总担任中国联合水泥董事长期间,高瞻远瞩,为中国联合水泥制定了长远发展战略,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成为中国联合水泥实现自我超越、快速健康发展的源源动力。
我们要感谢给予我们巨大支持和帮助的社会各界力量。
感谢原国家建材局、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指导,感谢国家有关部委和所属企业驻地各级政府给予我们一以贯之的支持与帮助,感谢合作方和客户给予我们不离不弃、风雨同舟的真情与温暖。他们是我们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离开他们,我们无法存在,更不能成长。
我们要感谢中国联合水泥全体干部职工。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联合水泥每一个进步、每一个业绩,都离不开两万多中联水泥人拼搏、奋斗、牺牲和奉献,他(她)们是中国联合水泥辉煌业绩的创造者,他(她)们是中国联合水泥的英雄。
中国联合水泥走到今天,没有什么成功的捷径,更没有什么成功的秘笈,20年来,唯有坚持和奋斗。
20年来,我们始终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们的独特优势。
中国联合水泥始终坚持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资委关于加强党建和改革发展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率先垂范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