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1 14:14:11 来源:互联网

宋志平:中联水泥是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摇篮!

理」、月度「KPI绩效对标」活动等,使得各基地企业既有明确目标,又有具体抓手,指标意识不断增强,工厂管理有序开展。这种管理架构在不增加管理层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管理质量和效率。

  在企业经营上,中联水泥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发展变化,积极探索拓展「水泥+」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以优势水泥企业为主体,在联合重组区域商混企业基础上不断扩大商混产能、「1+N」方式对混凝土企业托管、建设骨料生产线、协同处理危废等,已经形成了商混产能超过2亿方、骨料产能超过1亿吨、协同处置危废20万吨以上的规模,进一步提升了全产业链的盈利能力,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

  中联水泥遵循中国建材「三宽三力」文化,注重凝聚人才、培育精英。他们建立起较完善的「辅导员制」培训体系、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与考核评价体系和员工职业生涯通道,去年成功开展年度超额利润分享计划。

  为实现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有机融合,建立起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一岗双责」考核办法,将「四个结合」评价融为一体,引导企业全面提升党建水平、企业文化建设、经营水平、精细管理水平。

  在长期的一线摸爬滚打中,中联水泥为中国水泥行业培养了大批既有专业技能、又有思想觉悟和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他们的各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对集团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

  中联水泥从成立之初的年产130万吨的水泥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水泥年产能1.2亿吨、商品混凝土年产能2亿立方米、骨料年产能近1亿吨、总资产超过8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您认为中联水泥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最大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

  中国建材集团要做大、做强,必须做好水泥,水泥是中国建材做大、做强的核心和基础。

  宋志平:一个企业的发展,总要适应它成长的环境,符合行业发展的逻辑。中联水泥的发展,承载了中国建材集团深远的期望,担负着中国水泥转型升级的神圣使命。我在很多会议和场合都强调过,中国建材集团要做大、做强,必须做好水泥,水泥是中国建材做大、做强的核心和基础。而中联水泥能有今天的发展,主要在于:

  01、始终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清晰的战略

  中联水泥承担着为中国建材集团转型升级孵化经验、为促进中国水泥行业绿色发展做出榜样、引领前行的使命,他们必须在管理、经营、创新等方面做出富有成效的探索。

  在这个光荣使命的指引下,中联水泥瞄准做「全球优秀的水泥及混凝土专业服务商」这个宏大愿景,以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为己任,始终坚持「重组为主,新建为辅」做大水泥业务、「首先把握资源,然后调整创新」的战略思路,并分阶段、渐进式向前推进。

  比如在联合重组阶段,就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规模上,把「规模优先」作为这个阶段的战略选择;在市场竞争激烈、尚未形成大规模优势前期,坚持走「差异化」的路线,致力在低碱水泥、高标号水泥等方面制造差异,从而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主动实施品牌战略,进行特色经营,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差异化」路子;在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规模效益的阶段,中联水泥又开始了区域战略的研究。

  中国水泥协会前会长雷前治曾经说过:

  一个集团的水泥厂和市场要连成片,不能一个一个孤立地建。

  中联水泥明确认识到不可能在全国布点,应该突出做好某个区域,所以按照雷会长的指导,从陇海线、苏北、山东,到后来的京津环渤海,与外资战略伙伴合作中又加上了华东、中部和东南部,形成了现在的淮海运营管理区、河南运营管理区等具有较好业绩的核心利润区,对整个集团的业绩提升都起到了很强大的支撑作用。

  02、始终都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经营理念

  明确、清晰的经营理念很重要,而且不能经常变。中联水泥作为国有企业,短短二十年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而且发展良好,靠的就是他们理念恒定,靠的就是「品牌上上、质量上上、服务上上,真正把客户作为上帝、与各方实现和谐」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整个中联水泥从上到下都知道公司为什么经营,经营的准则是什么,遇到问题该怎样去想,公司的底线是什么。这些理念的形成,来自成功经验的汇集,也来自挫折教训的反思。

  03、建立了一套规范的企业制度,并不断探索适合企业的商业模式

  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是一个企业的基础。中联水泥作为一家由传统的国有企业转变过来的现代企业集团,他们的运行制度是很完善、很精到的,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条件的变化、思路的调整,他们的制度都及时跟上了前进的步伐,他们把每一个阶段的制度调阅出来,比较一下调整完善的内容,都能让人明显感觉到一种与时俱进的变化,都很好地适应了当下经营管理的需要。

  比如在水泥销售采取经销还是直销方面,他们就做了很好的探索。

  经销的关键是堵住让价的口子,多直销、少经销是不是中联水泥的一个商业模式?水泥是个短腿行业,传统意义上的销售半径只有150公里以内,那么要掌握住200公里至30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市场,对直销和经销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中联水泥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现在既把经销网络建了起来,又把水泥直供点建了起来;既把水泥的价格提了起来,又把货款及时收了回来。

  这就实践了一个理念:公司要做大,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在甄别的基础上用机制引导销售,不随便让价,因为让价就意味着损失利润。

  中联水泥各所属企业都有一定的管理基础,这些年在细节管理上也得到了很大加强。

  当前在全集团开展的「三精管理」中的「管理精细化」,强调的也是细节管理。「三精管理」的主要内容为「组织精健、管理精细、经营精益」,就是贯彻「效率优先、效益优先、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思想。

  中联水泥在贯彻「三精管理」方面有许多好做法,积极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竞赛,树典型,立标杆,比学赶超氛围很浓厚,职工精神面貌非常好。

  表现在效果上,那就是实现了「经营业绩好、市场态势好、发展势头好」,从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水泥企业,发展到今天,水泥年产能超过了1.2亿吨、商品混凝土超过2亿立方米、骨料年产能近1亿吨,成为一个总资产超过800亿元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这就是他们长期抓管理、抓细节抓出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您常说,中联水泥是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摇篮。在您看来,中联水泥为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中联水泥不但是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摇篮,是探索者、先行者,也是中国建材整体业绩提升的压舱石。

  宋志平:水泥业务是中国建材集团的重中之重。连续很长一段时间我常说,整个中国建材集团的利润,90%以上来自于股份公司,股份公司的利润90%以上来自于水泥业务,就是我们的四大水泥公司。

  西南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这三个水泥公司的成立,都是建立在中联水泥探索创新积累基础之上的,都多多少少承载了中联水泥的经验和前期开拓成果,比如以云贵川渝为区域市场的西南水泥,就是由中联水泥首先在川渝地区开疆拓土、培育市场的基础上成立的。

  南方水泥、北方水泥的管理整合,也都分别吸收借鉴了中联水泥的一些成功经验。所以,毫不夸张地说,中联水泥不但是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摇篮,是探索者、先行者,也是中国建材整体业绩提升的压舱石。

  中联水泥成立20年,进入上市公司也13年多了,现在可以算是个较为成熟的企业,不再是一个初始的企业,集团有很多的经验、很多的贡献都来自这个企业,所以中联水泥的成长壮大,对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证明了我们战略的正确

  在中国水泥这样一个散乱无序、集中度低、恶性竞争的行业里,走一条「联合重组壮大队伍」的道路、走「管理整合品牌经营」的道路、走「强化培训提质增效」的道路、走「转型升级绿色环保」的道路,进而走出一条做大、做强、做优的宽广道路,可以说说这个战略,现在看来是正确的。

  2. 中联水泥的成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振奋了我们的精神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一个人,信心最重要。人不自信,谁人信之。中国建材搞水泥联合重组,一路走来多少非议,多少压力,但是我们坚信我们做的事符合规律、符合逻辑、符合行业利益,所以我们就不怕困难做起来,在困难中寻找突破,在发展中解决困难。

通过解决困难,我们企业成长了,壮大了,这就是我们的信心。困难是经历,也是历练。一个企业不经历困难,怎么能把自己的水平提高呢?这次华为海思「中国芯」的研发成功、5G网络成功上市,都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而中联水泥所做出的成绩,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